扫描关注
微信公众号

佛教学苑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 佛教学苑 > 佛教文化

浅谈佛教饮食观

作者:|发布时间:2017-08-15|浏览:

 

 序论

佛教文化流传久远,它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详尽的论述,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。仅就饮食方面而言,佛教就有一套完整的饮食理念和方式。佛教把饮食定义为牵引、长养、持续。食不只是维持生命现象的重要元素,也是牵引众生死后再轮回的最主要力量,更是智者、觉者圆满生命层次,解脱生死轮回的动力。佛教认为,个人如何取食,将决定其心灵阶位。
 
 
第一,     食肉即杀生。
 
佛教认为,食肉即是杀生。虽然食肉之人没有亲手杀生,但由于他们的食肉,导致了屠者多造了杀业,从而也间接犯了杀生戒。
          律云:或自杀、或教他杀、见杀随喜,均犯杀生戒。食肉之人,亦复如是,若人食肉,即是断了慈悲心。因为,凡是有慈悲心的人,都会令一切众生和睦共处,不相侵害。而食肉的人却使一切众生相互结怨,不得安乐。食肉之人不仅断了慈悲心,而且与道相违,导致虽百千劫修道,却一事无成的结果。反之,人若食素,不仅可以使人不造杀业,而且能够培养起我们怜悯生灵的慈悲之心。
如前所述,若人食肉,即是造作了杀业,同时也是为自己种下地狱的种子,来世不但会受到短命的苦报,而且还会在地狱中受诸苦难。苦报受尽,转为人身,还常遭受贫穷冻饿、相貌丑陋、身体残疾、常为人轻贱等果报。
食素则是间接地放生,放生之人,将来会得到诸报。现世放生,来世可得长寿的善报,而且生富贵之家,仪表端庄,受人尊重。若人食肉,则会引起永无休止的冤冤相报。因为我们啖食众生之肉,会使众生生起怨恨之心,将来众生定会以此相报。若人啖食众生之父母子女,众生也会以啖食其父母子女相报复。从另一角度讲,《梵网经》云:
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。故六道众生,皆是我父母,杀而食者,即杀我父母,亦杀我故身。”
若以经云,食众生之肉,实即食自己多生多劫之父母兄弟,明白此理,我们又怎能忍心为之。如此,只有食素,我们才不会造作恶业,从而使自己清心寡欲,增进道心。
 
 
第二,     三德六味。
 
对于出家人食素,要不要吃得六味调和,香甜可口,历来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有的人主张出家人的生活应量可口一些,以滋养色身,成就道业;也有的人主张,出家人应当远离美味侍肴,以食粗饮淡度日,以防贪心生起。其实,从佛教诸经中,我们可以看出,佛陀是赞同佛弟子食六味调和之食,只不过是反对佛弟子一味地贪求美味而已。我们都知道,每天中午,出家人在念诵供养咒时,都会唱言:
“三德六味,供佛及僧,法界有情,普同供养。”、
其中“三德六味”即是告诉我们,作为供佛和僧人的饮食,一定要六味俱足,方为合法,否则便是对佛和僧有失恭敬。所谓“三德六味”,即是清净、柔软、如法三德,淡、咸、辛、酸、甘、苦六各味道。若厨中之人,备办僧人之食,能够拣择干净,便合于清净德;食物若能精细甘和,便合于柔软之德。若能应时置办,制造得宜,便合于如法之德。对于“六味”,紫柏大师在其《示厨》一文中指出:
“盖淡味为诸味之体;咸味其性润,能滋于肌肤,故味之调者,必以盐为首;辛味其性热,能暖肮脏之寒,故味之辣者为辛;酸味其性凉,能解诸味之毒,故味之酢者为酸;甘味其性和,能和脾胃,故味甜者为甘;苦味其性冷,能解肮脏之热,故味啬者为苦。”
紫柏大师认为,寺中饮食应按:“三德六味”之理来备办,以使三德俱足,六味调和,令诸佛菩萨及大众僧伽生起欢喜心。紫柏大师亦在《示厨》中云:
“三德无阙,六味无私,此等饮食,若入佛鼻,若入佛口,如嗅旃檀,如饮甘露,五内调和,百毛畅悦,身适心安,显资色力,显资心力。色力得资,则身康健,心力得资,则神无扰,则观智易成。若饮食不如法,则身得病,心多忧。身心既病且扰,而又能精进开悟者,无有是处。”
紫柏大师的这段论述则是让我们明了出家人的饮食,必须六味调和,只有这样,身体健康了,才有利于专注道业,设若让一个生命不保的人来修道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佛教中也常说:“法轮未转,食轮先转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佛教不是让我们放弃美味,专注苦行的宗教。早在佛陀初出家修道之时,他曾误认为修道即是修苦行,他“前后就外道问道一年,以无所得故,入伽耶山苦行林中,端坐思维,日食一麻一米,乃至七日食一麻米,如是六年,极苦行已,形体赢瘠,有若枯木。”在经过六年苦行之后,佛陀才终于“悟知苦行非菩提因,亦非知苦断集证灭修道。”于是从座起至尼连禅河澡浴,并接受牧女乳糜供养,随之身体光悦,气力充足,从此安心修道,终证无上菩提。
由此可见,佛陀通过亲身经历说明减饮食,食恶食于修道无益。真正的修道是由心而悟,而不是通过食粗劣饮食才能达到目的。因此我们现代寺院,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,应为僧众备办“三德俱足,六味调和”的饮食,使大众身心安适,道心增长。
 
 
第三,不非时食。
 
不非时食是佛制基本戒条。佛制从清晨明相出现至日正午为僧食时,从日过午至次日天未亮之前为非僧食时,故名“非时”。若出家人非时而食,名为破斋,往往结罪。《毗尼三昧经》云:
“瓶沙王问佛,何故佛日中食?佛言:“早起诸天食,日午三世诸佛食,日西畜生食,日暮鬼神食。”
由此可知,诸天早食,佛午食,畜生午后食,饿鬼夜食。为佛弟子,诚应以诸佛为准,不过午食。
不非时食,是为了怜悯饿鬼的痛苦。一切饿鬼,都是由前世悭贪不舍而招得的果报。这些饿鬼腹大咽小,时常为饥渴所苦。假使饿鬼听到碗筷之声,咽喉饥火燃烧,痛苦莫名。午后是饿鬼时食之时,假使诸佛弟子在午后进食,饿鬼听闻碗响之声,会倍感饥渴难耐,痛苦和瞋恨心加重。修行之人当修菩萨行,常念饿鬼之苦,坚持不非时食戒,以免动诸饿鬼的念头。对于身体健康的出家人,佛制皆应持不非时食戒,但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人,无法做到日中一食,必须少食多餐者,允许为其开方便。如《五分律》云:
“时诸比丘,服吐下药,不及时食,腹中空闷,医教令食。诸比丘问佛,佛听以囊盛米,煮汁服之,稍有起色,但不能愈,佛乃慈听,以米煮粥,画不成字,令屏处服之,病即忏悔。”
古人称晚食为药石,意即药石能治疗肮脏内科病及众生饥饿。晚食对佛子身体有益处,但当身体康健之后,则不应再午后进食。
诸佛弟子,因病的缘故,午后进食,应当生起忏悔之心。经常念及饿鬼之苦,生起慈悲之心。虽允许午后进食,但不应多食,不应美食,不贪求适意之食。持不非时食戒的人,能得诸多殊胜功德。经云:
“佛言,中后不食有五福:一、少淫;二、少睡;三、得一心;四、少下风;五、身得安稳,亦不作病。”
 
 
第四,食存五观。
 
食存五观主要是对出家人而言,出家人临食时,当存五种观想:
1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。
 所谓计功就是计算作食的功劳。我们所吃的食物,从种植、耕耘、收获、加工、炊煮,包含了无数农夫的血汗,我们若贪心,当堕地狱,地狱期满,转为畜生,偿人之债。我们常作如是观想,便会真切地感到,只有真实修行,才能消此饮食。
2.忖已德行,全缺应供。
出家人若饮食时,应当仔细思量自己的道德与行持,看自己的德行是否符合佛制要求,假使不持戒、坐禅、诵经、行三宝之事,便是德行全缺,便不应受此饮食。
3.防心离过,贪等为宗。
众生的过患,以贪为根本,如果没有贪心,则诸患不生,出家之人,常念心中过患,使其远离过恶,恶念不生。《明了论》云:“出家人先须防心三过,谓于上味食起贪心,下味食起瞋心,中味食起痴心,以此不知惭愧,堕三恶道。”经常作此种观想,方可少犯过错。
4.正事良药,为疗形枯。
我们的生命仰赖饮食得以存活,若无饮食,则会变得形容枯槁,疾病缠身,无力办道。对于饮食,我们视之为治身体枯瘦的良药,只要其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即可,不必刻意去贪求美食。
5.为成道业,方受此食。
我们每天维持新陈代谢,需要从饮食中摄取热量及营养,以保持身体健康。有了健康的身体,才会促进道业增长,为了成就道业,我们因而受此饮食。若饮食时,应当默念:愿断一切恶,愿修一切善,愿所修善根,回向众生,共成佛道 。
 
 
结论

         佛教饮食观,系统而全面,有对素食观念的阐释,也有关于饮食就“六味调和”的论证。佛子不仅要坚持不非时食戒,而且还要食存五种观想,如此则会身体健康,道念日增。希望读者明了佛教饮食观,戒杀吃素,爱护有情生命,培养慈悲心,以促进道业增长。

上一篇:罗汉、菩萨、佛陀是什么?

上一篇:腊八节的由来